我們經(jīng)常在電視上看到過許多高空走鋼絲的表演項目,而他們在進行走鋼絲表演的時候,手上都會抓著一根長長的桿子,那么為什么高空走鋼絲必須要抓長桿呢?下面河南景區(qū)演出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這還得先從人怎樣站立和走路談起。從力學角度分析,任何物體要保持平衡,它的重力作用線(通過重心的豎直線)必須要通過支承面(物體與支承著它的物體的接觸面)。如果重力作用線不通過支承面,這個物體就會倒下來。人在平地上站立不跌倒(即保持穩(wěn)定平衡)的條件是:通過人的重心的重力作用線要在兩腳外緣所形成的支承面內(nèi)。人走路屬不穩(wěn)平衡,走路時一只腳前跨,身體前傾,從人的重心引下的重力作用線越出腳的底面范圍,于是人向前傾倒,但在這個跌倒動作還沒來得及實現(xiàn)之前,在空中的腳很快落到從重心引下的重力作用線前面的地面上,使作用線回到兩腳之間的面積以內(nèi),于是,失去的平衡得到恢復。
同樣道理,走鋼絲的人始終要使自己身體的重力作用線通過支承面,這支承面就是鋼絲。鋼絲很細,與人體的接觸面實在太小了,在鋼絲上行走時,隨著人的姿勢變化,人的重心要發(fā)生變化,重力作用線隨時都有可能偏離腳與鋼絲的接觸面,使人失去平衡而從鋼絲上跌下。如果手握平衡桿,情況就會發(fā)生很大改觀,因為訓練有素的人就有足夠的時間調(diào)整手中的平衡桿,來調(diào)整自己的重心位置,使通過人體重心的重力作用線不至于越出腳與鋼絲的接觸面。因此,走鋼絲者手中拿著長長的桿子,當重心偏移時可以靠調(diào)整桿子在身體兩側(cè)的長度來恢復平衡,這根桿子實際上起著“延長手臂”的作用。尤其是當有風從側(cè)面吹來時,風向和風力時刻在變化,走鋼絲者很容易失去平衡,這時就更需要利用長桿子來調(diào)整重心,保持平衡。因此,走鋼絲者手拿一根長長的竿子或者執(zhí)把花傘,都有助于身體保持平衡。
開封市汴京藝術(shù)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89年,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(yè)。歷年來,獲得文化部、中宣部、文化廳、商務部授予的諸多榮譽,并在全國各種雜技、魔術(shù)比賽中多次獲獎。(本新聞出自:河南景區(qū)演出公司 http://www.hzbxgb.com/)